现在很多年轻人都抱怨与爸妈交流越来越难了,他们的听力渐渐下降,老是“听不清”“听不懂”自己的话,沟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严重的还会出现耳聋现象。
医生会将耳聋看做是一种疾病,称之为聋症;世界卫生组织将耳聋看做是残疾。无论是疾病还是残疾,无论是否危及生命,我们都应该正确对待。那耳聋到底对老人的有什么影响呢?今天记者走访了耳科专家,为你揭开其中的谜团。
专家表示,耳聋对老人的影响涉及到二个层面的问题:一个是听力障碍,一个是沟通障碍。
正常情况下,我们的听力能区分出几十万种声音细微差别。一旦出现了听力障碍,问题比想象的要严重:听不见汽车鸣笛容易出交通事故;听不见敲门声不知道有客人来访;听不见电话铃声就无法与亲朋交换信息;看电视听不清对话就搞不明白前因后果。还有更重要得一点,听不到声音会使我们失去安全感。举个例子说,在夜间行走,稍大的声音就会引起我们的警觉,但过于寂静,会使我们极度紧张,不安全的感觉加重。
耳聋的问题更多的是沟通障碍问题。成年人听力障碍会导致他们沟通失败,打岔、误解、要求重复、答非所问是最常见的情况。我们对周边环境的了解、对社会乃至世界变化的了解不少是通过语言沟通实现的,一旦耳聋并出现了沟通障碍,患者会逐渐被隔离于社会之外,就像被罩在玻璃瓶子里,能够看到外面的世界却无法与外界交流。
举几个例子:一位热心公益事业的老干部,离休后有十几个社会活动头衔,经常去开这个会那个会,虽忙碌却也其乐融融。但不久他就放弃了所有的社会活动,因为听力下降使得他几乎在所有场合下都听不清楚,只好真正的退居二线;另有一位建筑工程师,退休后找了一份收入很好的建筑监理工作,但没干多久就被迫辞退了,因为经常回因为沟通障碍而引起误解,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沟通障碍的确给耳聋患者的生活与工作带来了许许多多的麻烦与困难。
耳聋还会引起老年痴呆症,严重影响他们的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作为儿女,必须提高警惕,尽早预防、发现、干预耳聋。
那应该如何预防耳聋呢?
邦力健mcic助听器研发专家表示,要在听力能力下降的阶段进行干预,待到发展到耳聋的时候就为时已晚了。采用生物仿生技术的助听器能很好地补偿损失的听力,市面上的助听器种类繁多,购买者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经济水平,给老人选择合适的助听器。当然,在购买前一定要咨询专业的人士,并在专业的商家或者机构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