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简单快捷的免费行业信息发布平台
·手机版 ·注册 ·登录 ·会员中心 ·忘了密码 ·导航 ·帮助
名站在线LOGO
·设 为 首 页
·收 藏 本 站
·新 站 登 录
网站首页
|
行业供求
|
行业产品
|
行业公司
|
站内检索
|
行业资讯
|
网站导航
|
链接交换
|
流量交换
|
网友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行业贴吧 > 话题


行业贴吧

(注意:网友的发布表不代表本站立场。)
回复话题
发新话题
返回列表
话题: 中国报告网:青海省“十三五”发展规划 打造青海精神高地 推进文明建设
113.247.74.*
2016-12-20 09:39:53
    导读:扎实做好意识形态领域工作,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的宣传教育。

    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文化**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激发全省各族人民建设青海的主人翁意识,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显著提高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着力建设“文化名省”,**夯实全省各族人民的共同思想基础。

    青海省“十三五”发展规划 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为**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不竭动力。

    一、构筑各族人民群众共有的精神家园

    扎实做好意识形态领域工作,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的宣传教育。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青海精神,塑造各族人民群众团结奋斗、不畏艰难的精神品格,丰富人民群众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群众精神力量。持续深化思想舆论和反分裂斗争宣传引导,健全舆情引导机制,培育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牢牢把握舆论阵地主动权。

    二、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积极开展创建“五**文明户”等活动,到2020年全省城乡家庭创建率达到40%左右。发挥群团组织在创建中的作用,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深入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广泛普及科学知识,倡导文明新风尚,积极推进志愿服务活动,破除落后观念和封闭意识,树立现代生产生活方式,不断提升公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强化法治意识,增强道德底蕴,倡导契约精神,弘扬公序良俗和诚信文化,形成诚实守信的社会环境。深入挖掘和推广先进典型,加大对外宣传力度,充分展示青海良好形象,形成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正能量。

    第二节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统筹推进文化广电新闻出版惠民工程,引导文化资源向城乡基层倾斜,保障基本公共文化权益,抓好**作品创作生产,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一、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

    到2020年,建成覆盖省、市州、县、乡、村五级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改造提升省博物馆,填平补齐市州级“三馆”及县级“两馆”,建设市州、县级剧场,完成一县一影院目标。统筹建设集文化、科技、教育、健身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完善公共文化设施功能,提高公共文化设施标准化、规范化水平和运营能力,逐步扩大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范围。实施数字文化服务工程,建设省州县数字文化馆、县级数字图书馆和基层数字文化综合服务平台。实施好文化进村入户、流动文化服务车、农村小舞台、民族地区新闻出版“户户送”等系列文化惠民工程,开展流动文化服务,打通公共文化服务“**一公里”,**满足农村牧区群众文化需求。

    二、提升广播影视公共服务能力

    到2020年,基本建成全省广播电视光缆传输网络,完成有线电视数字化、双向化改造,广播和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99%以上。推进高清数字电视工程,建设数字高清广电。继续实施全省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加强广播影视监测监管平台建设,提高广播影视的覆盖力、影响力。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型媒体融合发展,促进网络广播电视台建设,打造新型主流媒体,依托现有资源,实现台网互动、优势互补。不断提高省、市州、县级藏语广播电视的译制、制作水平。

    三、加强公共体育基础设施建设

    建立覆盖全省、功能齐全的全民健身设施网络。统筹规划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加大市州体育活动场馆、市州县标准足球场、县级全民健身中心建设力度,建设便民利民的乡镇健身广场、行政村健身站、社区健身点。统筹省会西宁和周边城市规划,建设单项赛事中心等大型基础设施,举办全省综合性运动会、国内高水平单项赛事、大型公共活动。鼓励社会力量建设小型化、多样化的体育活动场馆和健身设施。

    第三节继承和发展**传统民族文化

    发扬我省农耕文化、草原文化、昆仑文化的原生态性、共生性和民族性,深度挖掘和传承特色文化。统筹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和传承发展,加大对***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古遗址等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力度,推动实施喇家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和一批重大文物保护修缮、保护设施建设及国有可移动文物保护修复等工程,整体规划“喇家遗址、大禹故里、土族风情、黄河风光”四位一体的民和三川地区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加大传统村落、少数民族特色村镇和传统民居、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整体保护力度。积极开展唐蕃古道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加快推进热贡、格萨尔(果洛)***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规划建设互助土族、循化撒拉族、海西德都蒙古、玉树康巴等一批省级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加强***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保护,继续完善非遗项目展览、展示、传习等保护利用设施,建立形式多样、各具特色的展示传承基地。**实施青海文化记忆工程,运用数字多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对文化遗产进行**、真实、系统地记录。推动实施**传统文化题材创作工程,打造一批独具青海特色、地域特点的精品舞台剧目,出版一批本土特色精品图书。积极筹资建设青海民族民间文化展示园。

全文链接:http://zhengce.chinabaogao.com/gonggongfuwu/2016/0Q224T492016.html
共0个回复
回复话题
发新话题
返回列表



新站登录--网站简介--流量交换--名站收藏夹--广告服务--友情链接--免责声明--联系我们--意见建议--违法举报--侵权举报
Copyright 2005-2024 名站在线[fwol.cn]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粤ICP备170477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