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2.244.68.* 2016-12-22 09:27:17 |
导读:推进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强化城乡基础设施连接,推动基础设施城乡联网共享。加快城镇优质公共服务向农牧区延伸,实现城乡社保对接和合理流转。
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加快改造城乡二元结构,推动实现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合理配置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统筹的新格局。
一、加强城乡统筹规划
推进城乡规划一体化,加强城镇规划与周边乡村规划在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生态空间布局等方面的衔接协调,提高城镇对乡村的辐射带动作用。科学编制村镇总体规划,按照发展中心村、保护特色村、整治空心村的要求,合理引导农村住宅和牧区居民聚居点建设,充分考虑农牧民生产合理半径、生活习俗及交通条件的改善,在农牧民自愿基础上,推动村庄和定居点布局从零星分散向适度集聚转变。
二、优化城乡公共资源配置
推进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强化城乡基础设施连接,推动基础设施城乡联网共享。加快城镇优质公共服务向农牧区延伸,实现城乡社保对接和合理流转。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牧区范围,提高公共财政投向“三农”的比重。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建立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使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同工同酬。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提高土地配置效率和农牧民在土地增值中的收益。健全农业科技人员下乡、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先进农业技术推广的激励和利益分享机制。创新“三农”金融服务,发挥政策性和合作性金融作用,支持社会资本参与设立新型农村金融机构。
三、建设高原美丽乡村
到2020年,再完成1500个高原美丽乡村建设。推行“耕在田、居在镇,基础设施城镇化、生活服务社区化、生活方式市民化”的新型农村牧区模式。科学规划村镇体系和布局,进一步强化《县域村庄体系规划》和《村庄建设规划》的实施,统筹安排农村牧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住房建设,强化集镇、集市管理,加强村庄环境治理,加大清洁能源使用推广力度,在条件具备的社区积极发展旅游服务、农畜产品加工、特色手工、餐饮等产业,实施村庄建设、环境综合整治、兴业富民等行动计划,建成一批田园美、村庄美、生活美的宜居乡村。
全文链接:http://zhengce.chinabaogao.com/gonggongfuwu/2016/0Q224TK201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