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无论是国际还是国内,在水产动物的营养需求研究中,至今没有一种水产动物的营养需求参数是完整的;按水产营养参数多寡排序,最**的是斑点叉尾鮰,其次是红鳟、鲤鱼、大西洋龟,对虾(日本对虾、斑节对虾)。这些水产动物的营养参数相对**,但甲壳类水生动物和鱼类还相差太远。因此在过去的70年来,全世界的营养参数研究很不完整。同时,这些数据属于中国人的,非常少。
90年代以后,尤其是本世纪以来,我国在国际上发表的水产文章已经很多,但被收入2011版美国NRCC的很少,原因一方面是我国研究方向太分散,另一个方面可能是他们在筛选书目数据或文章时仍然对我们的数据不信任。当然也不排除语言表达等因素。
同时,时隔20年,NRC2011版能添加到1993年版的营养需要参数极其有限,对已经发表的数据进一步探讨、优化或努力也不多;特定生长阶段和生产过程的营养需求的评估更是鲜见。“跟畜禽营养工作者相比,我们的工作差太多了,即使是我们研究最多的斑点叉尾鮰,它的38个营养素里,至今还有几个没研究过。”麦康森说道。
因此,从整体来看,全世界的水产营养研究进展是缓慢的,除了水产研究科目比陆生动物难得多外,更重要的原因是,在过去,鱼粉、鱼油广泛与高水平地使用,使得精确地研究营养需要没有必要,因为大量使用鱼粉、鱼油,水生动物所需要的必须氨基酸、脂肪酸、矿物元素等都能满足需求,精准配方定量没有必要,尤其在鱼粉价格低时,更没有人推动精准营养饲料的研究。另外,缺乏维生素的超量添加成为延缓水产营养研究的阻力。NRCC或我们研究的都是满足**缺乏症或促生长,而维生素占饲料成本的比例不大,所以很多预混料都是超量添加。
本文由黄鱼批发整理发布,官方网站http://www.xphuangy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