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期刊 111.202.64.* 2015-11-25 14:14:37 |
试论流行音乐与萨克斯教学的融合
音乐论文发表http://www.topqikan.com/shekepaper/yinyuez/
一、流行音乐是重要的音乐教育资源 流行音乐自十九世纪后半页产生之日起就一直显示着蓬勃生机,虽产生较晚,但它和艺术音乐、民间音乐等音乐类型并行发展,成为当今社会主流音乐之一[①]。然而,目前从理论的高度对流行音乐进行的研究却非常少,评价普遍不高。突出表现在褒扬古典音乐、严肃音乐的艺术价值,忽视、流行音乐的艺术价值。
从美学角度来看,流行音乐的独特性源自于其审美特征。流行音乐具有其独特的审美价值,并不能用简单的“高”或“低”来评判[②],在各级各类学校的音乐教育中,流行音乐自应有其恰当的位置。笔者认为,我们在萨克斯教学中就可大胆引入流行音乐作为教育元素,以使整个教学活动更生动、更有趣味,更受当代青少年所喜闻乐见。
因而,如何在音乐课堂上运用流行音乐对学生进行引导,既是新课题,也是大命题。 具体到萨克斯教学而言,除了要遵循音乐教育的基本规律,萨克斯的教与学也有自己的体系和原则,萨克斯这种乐器在精神气质上具有浪漫、雄浑、悠扬等特质,与现代流行音乐契合点较多,因而更适合借用流行音乐元素来优化教学,当然也更需要教师花费智慧来建构强档的教学模式安排。
二、**释放流行音乐的美与魅,优化萨克斯教学形态 包括萨克斯教学在内的音乐教育都非常注重经典音乐元素,然而事实证明青少年学子对这些教育元素并不真正认可。多项调查证实,当代中国青少年最为喜爱的音乐主要还是流行音乐。
在强调以学生为本的当下,教师必须正视这种现实,要认真研究能否把流行音乐元素引入萨克斯教学,应当把哪些内容和风格的流行音乐元素引进来,应该运用哪些方式来用流行音乐促进萨克斯专业教学。要圆满解决诸如此类的问题,笔者认为最最关键的是要有对流行音乐的正确认识,教育工作者们只有在摸准流行文化的脉搏,通过对学生需要的分析,找准流行音乐中的亮点,找准流行音乐与大学生教育之间的结合点,才能引导学生正确的对待流行文化,创造师生、生生之间的和谐互动[③]。
有了对流行音乐的正确认识和了然于胸的全局观念,我们就可以针对萨克斯教学的特点、需要以及青少年人群的审美心理特点,因势利导地培养他们对流行音乐的审美鉴赏能力以及对音乐学习的浓厚兴趣,使学生对音乐课、对练习萨克斯更有兴趣,愿意和老师一起共同探索流行之外的音乐艺术领域,不断提高学习音乐的信心。 1.流行音乐“美”的对象性 20年前的流行歌曲在现代青年的认识中,那是过了时的老东西,但在许多中年人的眼里,那是一种美好的回忆。
流行音乐的“美”不是**的,任何一种流行音乐重要的不是形式,而是它所面对的对象,这就是流行音乐“美”的“对象性”。爵士乐节奏丰富,具有极大的自由空间,有的人就能随之摇摆,而有的人则嫌之太闹。为什么?因为审美过程是一种主观意识的体现,音乐的“美”与“不美”分析权和决定权在于欣赏者,而不是音乐本身,这正好证实了“对象性”的存在。这提醒我们,选择流行音乐元素进课堂,一要考虑教学的实际需要,而要考虑教育对象的审美期待。
2.流行音乐“美”的社会性 任何一种音乐形式,只有在特有的社会背景下才会产生真正的审美价值。如1950年代流行于美国西海岸的“冷爵士”,正体现了当时美国社会的安逸、稳定。白领阶层在紧张的工作之余,听听轻松、典雅的冷爵士,对于他们,这种音乐恰到好处,所以它的价值便明显地得到了体现,审美意义也随之而生。流行音乐的产生、流行有着不可抗拒的社会发展性,流行音乐的美在于能给人们带来轻松的愉悦之感,能使人们在现实中体会音乐的生活化和娱乐性,这是适合现代音乐教育需要的艺术元素、教育元素。
三、萨克斯教学与流行音乐元素融合的一般原则 1.审美与教育融合的原则 在萨克斯教学中融入流行音乐元素,就内容和形式上来说固然没有太多的局限性规定,但必须是思想健康、格调积极向上的,可以前卫但不可另类,可以新潮但不可出格,必须是为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从而树立起正确的音乐审美观。笔者认为,我们可以从流行音乐的内容美、形式美、意境美、音响效果美等因素综合考量,妥善选择教育素材。一首流行音乐作品可以按照上述的某个角度或多个角度去分析,以达到审美教育的目的。
2.指导性原则 用于萨克斯教学的流行音乐必须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能代表某**派、某一时代、某一风格或某一歌手的特点。通过对一首歌曲的欣赏分析,教师要指导学生归纳总结这类流行音乐的特点,找出与萨克斯演奏**的契合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