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64.15.* 2017-03-24 09:56:56 |
***人工智能专家维威克·沃德瓦曾预言:“你的工作将在20年内不复存在,到2036年,机器人和人工智能将“淘汰”所有的人类工人。”就在人们都沉浸在迎接人工智能大潮的来临之际,盖茨却先行一步,想到了更多,那就是要让“机器人和人类一样应该交税。”
近日,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技术带来的结果让越来越多的人,都担忧自己的工作会被机器人所抢走,而这种担忧会影响到人工智能的发展。因此,要让机器人慢一点等等人类,需要政府对接替人类工作岗位的机器人进行征税。对此,他还举了一个例子“人在工厂中创造了5000美元的价值,人类会为这个价值缴税;如果机器人来做同样的事情,我们应当对机器人征收同等水平的税。”
此言论一出,立刻引起了轩然大波。瑞士ABB集团(ABB Group)**执行官Ulrich Spiesshofer对此表示反对:“他们都是生产力工具,你不应该对工具征税,你应该对它们的产出征税。” 他还解释道“机器人是世界上发展**的技术之一,它们减少了人类的机械劳动,并使人类工作更安全,对社会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向机器人收税不能解决失业问题,Ulrich Spiesshofer对比了全球机器人使用率**的日本、德国和韩国,它们的企业里每一万名工人中就有300多个机器人,而失业率却是**的。由此可见,机器人在提高了竞争力,提高了生产力的同时,还创造了新的就业机会。
就在两位科技大佬为机器人是否应该收税的时候,欧盟议会还煞有其事的举行了一场投票表决,结果是396反对票、123赞成票及85弃权票,因此机器人收税的提案被否决了。
既然国外都有要向机器人收税的谈论,那么,我国是否具备这个条件呢?
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在2016年世界机器人大会上发布的数据显示,从2010年到2016年,中国工业机器人的总供给量年均增长速度约为40%,总产量达7.24万台。在喜人的成绩背后,我国的机器人产业存在着高端产业低端化和低端产品产能过剩等发展瓶颈。看似有超过800多家的机器人企业,但还是空牌子多,严重的依赖国外进口,尚未实现自给自足。这个时候谈机器人收税,还为时尚早。
虽然机器人收税还不成熟,但是人们对机器人的火热程度,似乎远远地超过了人们的想象。在百度中搜索“机器人”或“自动化”,都会出现1亿条与之相关的内容,这是多么可怕的数字。而以往的产业工人时代即将成为过去,从媒体的报道也印证了这一点。
富士康宣布将引进一百万台机器人,代替大陆雇佣的一百万工人
德力西电气领跑电气行业智能制造,新工厂机器人密度达千人80台
纽约时报机器人编辑让流量涨了38倍
工信部:去年工业机器人增长34.3%,总产量已达7.24万台
这些新闻看上去,都有些令人毛骨悚然,连机器人都能写作了,还有啥是机器人不能做的呢?难不成真的有**,人类都会走向失业。针对这个问题,我们来看一下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主、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教授皮萨里德斯的言论。
18日,皮萨里德斯在出席中国官方主办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时表示,将来工业化国家可能有10%的工作因被机器人取代而消失,人类的贫富差距将更大,有钱人将更有钱。而人们也不必为机器时代的来临而恐慌,机器人不能代替人类的所有工作,伴随着技术的进步、生产效率的提高和财富的增加,很多的新服务领域会出现很多新的工作岗位。
看来人们的担忧还是多虑了,企业提高生产自动化程度和引入人工智能,不仅能够提高生产效率,还能使工人从最枯燥麻烦的工作中解脱出来,让人类有更多的精力去做更有价值的工作,何乐而不为呢?
苏州微缔制造执行管理系统(MES)将人从重复、繁重的生产中解放出来,转变生产角色。工人不在只是产品的生产者,而是机器的管理者。
面向车间生产过程管理与实时信息的微缔MES系统,提高了车间生产过程管理的自动化与智能化水平,填补了计划与控制之间的鸿沟,迎合了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JIT/精益生产、网络化制造、敏捷制造的发展需要。解决了车间生产过程中对资源分配与状态、操作/详细调度、分派生产单位、文档管理、数据采集/获取、人力管理、质量管理、过程管理、维护管理、产品跟踪和谱系、性能分析、物料管理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