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定义,自古以来吃药是为了治病医人的,发展到商品经济时代,对部分人来说,定义变成了只要吃不死人就好了,这个说法在延伸的话就是,吃不死人就是放心药,至于这个能不能医人,能不能治病就不是商家考虑的了,如果是重病的话,什么药都治不了,吃了那么多药都治不好,岂又在乎多吃这个药?
于是,我又我想到电视上频频曝光的保健品充当药品的勾当,看来,保健品这个市场纯粹就是在玩概念了,吃不死人就是底线,能卖出去能挣钱就是王道,商品的意义在于能够投放到市场并且卖出去,至于卖出去之后的事,那就不是商家考虑的了,好一个商品逻辑。
在这个逻辑下,各种药品推销渠道推陈出新,最终这些药品都上了网,电商平台禁不住巨大市场的诱惑,纷纷上了医药平台,好了,全国的药商摇身一变,玩起了医药电商。网络营销好处莫过于可以把自己吹嘘的天花乱坠,消费者是看不到商家的背后的,唯有时时曝光黑窝点通过电商和网络向大家公布,曝光的意义就像专家所说的网络购买医药需要擦亮眼睛,电视台曝光的时候,购买过这些药品的买家已经深受其害了,即便身体与生理上不会有何影响,心理的影响难以避免,那就是再也不会相信网络购药了。
当然,不能排除某些朋友网上购药是为了便宜与方便,但是在价格方面的调查结果显示的结果却令人大跌眼镜,价格非但不便宜,比线下药店购买几个还要高。虽然现在医药电商有很多家,却基本上都是“王婆卖瓜”的状态,行业确实很大,交易量不敢恭维,整个行业没有形成良性的竞争,不可能出现主流电商的价格战等销售策略,因此价格也不会降低。
信任危机的背后,体现的是整个医药电商的发展问题,网络购物本就存在着很大的风险,假货及仿货遍地都是,网店解决的不是商品质量的问题,而是节省了大部分人逛地摊的时间,也就是说从网上买到地摊货是最正常不过的了,对大部分人来讲只要买到的东西还算过的去就可以了,他们能够从心理上满足几十块钱就能买到的免费的东西,这大概也是商家们允许允许山寨品、翻新品甚至仿制品的存在的原因之一吧。
但是药品不同,人们可以逛地摊买衣服买首饰,谁见过某个药店摆地摊卖药的,那些狗皮膏药及印度神油之类的江湖奇药一般人敢买吗?于网络也是同样的道理,人们是不敢轻易在网络药店购买药品的,除非是某些药厂或者大型药店的旗舰店或者自己的平台,信任度还要高一些。
这里面却有一个问题,不是每个制药商做所有种类的药的,即便是知名品牌有网络药店,其自有品牌化的药品解决不了亿万人民对各种刚需,买家无法从中药店铺里买到西药,也无法从西药店里买到任何一种需要,也就是说目前的网络店铺无法提供给购买者更好的服务,这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其实网络平台应该解决这个问题,如果哪个平台能够在种类齐全这个维度上做一下扩展,将会有一个长足的发展。
貌似这个瓶颈是难以打破的,制药商一般是委托药店出售,药店的模式用现在的话来讲近乎模式,一个药店会有多个制药厂家提供供给,传统的销售模式中,药店充当医药平台的角色,本身具有很大的资源优势,所以由药店来推动医药电商平台,是事半功倍的,这就如当当网整合了出版社资源在其平台售书一样,是垂直领域里最容易成功的模式。
前文所提及的信任危机的问题,在国内不只是医药电商行业,其他电商领域存在同样的问题,只不过动辄关系到人体生命的医药电商把这个情况体现的更为尖锐,并且升级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之上,这个局尤其需要破。怎么破?事实上,反过来想的话,危机往往是与机遇并存的,在危机时刻打破这个僵局者就会有无限的发展。
所以这里有一个说法,当前这个情况下,拿到从事医药电商的许可证尤为困难,更多的医药商家在既然无法轻易拿到经营牌照,不妨先试试020吧,每个城市都有大型药店连锁,经过老百姓们认证的药店就是好药店,如果药店能够搭建一个网络平台,从配送服务做起,这个领域的业务量可以提升很多个百分点,若是能够联合医院及诊所配备出诊及医护等服务,让老百姓足不出户享受问诊治病等服务,那就更好了,互联网时代,只拼产品着实有些坑爹,拼服务才是最明智的。
药品算是快消品的范畴,这个市场无疑是巨大的,当前医药电商与其各自为营的不如联起手来整合资源做几个大事件,以此来推动整个医药电商行业的发展。我爱网:www.5aiwang.com
资讯来源:
我爱网